——2020年11月25日在365bet手机在线注册_beat365体育登陆网址_365bet提款问题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365bet手机在线注册_beat365体育登陆网址_365bet提款问题常务副省长 胡玉亭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林武省长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2019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7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审计厅厅长陈磊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9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要求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进一步压紧压实整改责任,深入查找问题原因,针对性采取措施,确保审计整改实效。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研究、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整改责任,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分类施策、真改实改,特别对一些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坚持“点办理、批处理”,举一反三、系统纠治,从体制机制层面根本性解决。各级各部门按照省人大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对照问题认真整改,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9月底,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健全完善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44项,补征补缴财政收入2.95亿元,下达应拨未拨财政资金18.04亿元,促进资金支付或归还原资金渠道等50.55亿元。移送有关部门查处的81起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已有18起、142人受到处理。
一、省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预算编制不够精细问题。省财政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在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时,要求各部门单位科学制定分年度征收计划,不断提高中期财政规划预测年度收入的精准性;在编制2020年预算时,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编列,将具有专项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调整为专项转移支付,将下达市县资金编列为转移支付;同时,依托项目库建设,进一步编实编细年度预算,细化部门预算支出分类,明晰项目支出预算功能定位,预算编制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关于财政政策未能全面落实问题。2020年,省财政在分配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时,提高了对贫困县和深度贫困县的补助系数,加大了对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县的倾斜力度;在分配县级增收奖补资金时,将2019年应安排的3.94亿元预算一并下达,补齐了上年预算缺口。
(三)关于预算收支管理不够到位问题。
1.对收入征管不够严格问题。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等28个部门单位已将应缴未缴的8499.91万元非税收入缴入国库或专户,其余6.99亿元非税收入已作出资金缴库等安排计划。
2.对部分转移支付下达不够及时问题。省财政认真分析原因,积极督促项目主管部门及时报送资金分配计划,加快转移支付下达进度。截至2020年9月底,尚未转拨的1.88亿元转移支付,已下达1.16亿元,剩余7200万元待国家明确有关建设方案,完成清算工作后,及时拨付下达。
3.对部分转移支付分配不够规范科学问题。2020年,省财政在分配相关转移支付时,打破原有分配基数,科学设定分配因素和权重,严格执行分配标准,切实提高转移支付分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切块下达的15亿元专项资金,省财政将进一步细化预算分配,并要求各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各项工程如期完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关于绩效管理仍是“短板”问题。2020年,省财政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必要条件,无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不再安排预算; 在公开年度预算时,要求各部门同步公开绩效目标,通过社会监督倒逼绩效目标设定质量提升;同时,通过改进绩效运行监控系统、完善监控内容等措施,完成了71项重要项目资金的重点监控;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统筹调配,督促各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了厂办大集体改革、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等3项重点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五)关于存量资金盘活措施未严格落实问题。一是对预算安排未与项目结转结余挂钩问题,省财政已将结转结余和未执行的47.88亿元预算收回统筹安排使用,今后将根据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合理安排预算。二是对存量资金应收回未收回问题,省财政已收回78个部门单位4.05亿元存量资金。三是对收回存量资金未统筹盘活问题,省财政加大存量资金统筹盘活力度,已清理整合长期挂账4项资金,收回二次沉淀资金4326.27万元,使用长期结存3项资金9657万元。
(六)关于债务风险管控仍需加强问题。省财政积极指导高风险市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债务风险,2019年阳泉市综合债务率降至61.5%;省国新能源集团、省广播电视台等5个项目单位未使用的12.47亿元新增债券,已使用5.14亿元,其余7.33亿元计划年底前支出或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同时,对专项债券发行审核把关不严问题,省财政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对专项债券实行“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并要求各地及时筹集和划转项目收益,通过财政垫付等措施弥补还本付息缺口,有效防范债务风险,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绩效。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真实完整问题。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56个部门单位已将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纳入年度预算;省交通厅、省自然资源厅等4个部门单位在编制2021年预算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压减待分配资金规模,细化实化年度项目支出预算;省人防办、省国资委已将多取得的126.2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省司法学校、省水利厅等4个部门单位对有关人员进行了诫勉谈话,今后将严格按规定编制或申领预算。
(二)关于“紧日子”要求落实不到位问题。省水利厅、省环境信息中心等7个部门单位已将虚列支出的5909.06万元支出或交回财政;省工信厅、省人事考试中心等6个部门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办法,加强预算管理,杜绝超预算、超标准列支会议费、培训费、维修费问题再次发生。
(三)关于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不够规范问题。省工信厅已将未按规定分配的560万元专项资金收回,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等3个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办法,严格资金分配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分配规范有效;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已将相关县区和企业套取的697.17万元专项资金全部收回;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厅等7个部门积极督促相关地区和项目单位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滞留的55.94亿元专项资金已拨付使用29.13亿元;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等3个部门积极督促相关单位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未按期实施的77个项目,已有16个完工。
(四)关于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不够严格问题。省水利厅、省司法学校等24个部门单位对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的相关责任人采取了诫勉谈话等处理方式,省人社厅信息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3个单位针对先采购后补办手续问题,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今后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相关制度规定;省护路办和太原市护路办的2个项目涉嫌串通投标问题已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五)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有待加强问题。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省财政厅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尽快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严格资产统计核算,做到产权明晰、账实相符;同时,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作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并按照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要求,加大办公用房的整合盘活力度,提高办公用房的配置效率。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部分市县未严格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问题。截至2020年9月底,运城市本级及垣曲、平顺等9个县区已完成2019年度城镇新增就业、技能培训等目标任务;长子、壶关等6个县区已按要求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晋城、晋中、朔州3个市本级及大宁、盐湖等35个县区已将未拨付使用的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等就业专项资金7418.2万元全部拨付到位。
(二)关于部分地区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未达规定要求问题。运城、长治2个市本级及永济市、稷山县已将多报的3571.38万元拖欠账款从台账中剔除;阳城县多报的已清偿账款1754.87万元已偿还823.51万元;娄烦县未列入年初预算的5732.88万元部门拖欠账款,已制定了还款计划,实际已偿还2884.58万元;太原、朔州等6个市及曲沃、尧都等58个县区无分歧欠款已全部清偿,省本级无分歧欠款已清偿1380.73万元。
(三)关于部分市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款物监管不够到位问题。太原、晋中等4个市本级及乡宁、沁县等27个县区已发放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临时性工作补助1571.13万元;晋城、太原等10个市本级及泽州、古县等84个县区未分配使用的6.65亿元财政专项和捐赠资金,已分配使用4.85亿元,其余资金将用于后续疫情防控工作;吕梁、阳泉2个市本级及方山、万柏林等11个县区已将5230.29万元捐赠资金和340.2万件捐赠物资全部登记入账;清徐、交城等10个县区已向社会公开313.57万元捐赠资金和18.46万件捐赠物资的分配情况。
四、扶贫资金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部分脱贫成果巩固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优质杂粮全产业链开发、优质鲜食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等3个产业扶贫项目已完成目标任务,其余3个项目正加力推进;2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旅游扶贫开发方案已编制印发;省扶贫办会同省有关部门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强光伏收益分配管理,并按月对电费结算到村率等进行通报,确保光伏收益及时分配到户;广灵、陵川等4个县已将应收缴的287.64万元资产收益收缴到位。
(二)关于部分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不够严格问题。省扶贫公司已收回多拨付60个县的3.48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沁源、石楼等17个县已将闲置的3.32亿元扶贫资金盘活使用;石楼、大宁等9个县已将套取扶贫资金152.94万元问题整改到位,并移送公安、纪委监委等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娄烦、代县等13个县已追回违规发放的救助、资助资金198.39万元,并通过完善制度等方式对其余涉及688万元问题进行了整改。
(三)关于部分扶贫项目管理运营不够规范问题。陵川、兴县等25个县加强运维管理、加快项目实施、健全带贫益贫机制,积极推动4.38亿元的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省本级及代县、宁武等17个县已通过追回资金、资产保全等方式清收逾期扶贫周转金、小额贷款1.16亿元;浑源、临县等5个县已通过自筹和争取上级补助等方式弥补了4.67亿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缺口。
五、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部分约束性指标任务未按期完成问题。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上报数据,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同、晋中等3个市圆满完成2019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吕梁市17个国家、省考核地表水监测断面已于2020年9月底前全面消除劣于V类水体。
(二)关于部分防治措施未有效落实问题。全省各地积极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等建设,截至2020年9月底,太原、阳泉等9个市已基本解决生活污水直排河流问题;太原、晋城等4个市采取重新编制治理方案或进行技术改造等措施,确保污泥处置符合相关指标要求;阳泉、朔州等3个市的4个省级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已开工建设或建成投运;山阴、阳城等13个县区已启动散养区畜禽粪便污水集中处理利用工作;各市县加强排查整治,积极做好相关垃圾填埋场、矿山渣场、矿山开采区和石化生产贮存企业设施的防渗处理工作,相关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已采取集中处置或焚烧深埋等处理措施;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的1003个建设项目,除已取消或停产等项目外,其余446个项目已办理或正办理环评手续;临汾、忻州等8个市无证排污的60家规模屠宰企业,除12家已停产企业外,其余48家已办理排污许可或许可登记。
(三)关于部分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问题。晋中、朔州等9个市本级及寿阳、平遥等42个县区已将滞留的5.61亿元专项资金拨付使用4.03亿元,收回财政或调整用途4204.87万元,其余1.16亿元将按工程进度拨付;太原、运城等3个市本级及盂县、新绛等5个县区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将未按规定用途使用的1.98亿元专项资金归还原渠道;盂县、阳城县已完成项目计划投资,并对相关数据进行重新计量,达到了专项资金申领的规定要求。
六、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部分养老保险费征缴不够规范问题。省本级及太原、吕梁2个市已停止为不符合条件的相关人员缴纳保费并做退费处理;大同、长治等3个市本级及云冈、平遥等11个县区按照省有关规定,对已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将由同级财政承担,对不符合政策的灵活就业人员将办理保费清退手续。
(二)关于部分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不够严格问题。省人社厅开展集中专项清理行动,全省已追回4.64万人隐瞒冒领、重复领取的养老保险金1.67亿元,其余128人涉及的409.11万元养老保险金正在追缴中;省本级和大同、晋城等6个市进一步加强提前退休管理工作,追回不符合条件领取的养老保险金277.13万元,并移送有关部门对相关问题进行查处。
(三)关于部分人员未按规定纳入养老保险范围问题。阳泉、朔州2个市本级及方山、平定等53个县区已为10.56万名困难群体代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186家用人单位中已有908家单位为2.8万名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各级人社部门将继续加强参保登记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七、金融及类金融机构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部分经营服务未能聚焦主业主责问题。山西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督促金融及类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支小支农贷款投放力度,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55.8%;全省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比90.61%,高于监管要求15.61个百分点;3家城商行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均高于上年同期有贷户数;相关机构已停办异地贷款业务,并积极做好贷款清收工作。
(二)关于部分机构持续经营能力不强问题。省委、省政府及省有关部门单位积极推动金融及类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融资担保行业担保放大倍数由2018年初的1.09倍提升到1.29倍;全省77家村镇银行,59家盈利,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得到一定改善;4家机构加大不良贷款催收力度,力争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
(三)关于部分机构违规经营问题。截至2020年7月底,未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擅自经营的91家典当行,已有71家办理了许可证,其他典当企业正申请办理;超经营范围发放贷款的4家机构,有3家已收回或核销贷款1206.78万元,有1家已停止贷款业务,正积极催收贷款;接受不合格租赁物的2家机构已收回融资租赁款5.51亿元,其余租赁款正积极清收。
总的情况看,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省政府整改部署,积极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成效较为明显,但整改进度及效果与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还有一定差距,省政府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整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的组织领导,不断提高审计整改成效。省政府将继续把审计整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推动审计整改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各部门单位要按照“谁的问题谁整改”要求,全面落实整改责任,将问题整改与推进部门单位内部治理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治其源头、治其要害、治其根本,推动各类问题根本性解决;审计、政府督查等部门单位要加强督促检查,对拒绝整改、虚假整改、拖延整改的单位和个人,省政府将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审计发现问题全面整改、彻底整改。
二是进一步加大各项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省政府将责成财政等部门单位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健全预算标准体系,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各部门单位要紧紧抓住三大攻坚战、民生保障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及时解决难点、打通堵点、防范风险点,不断提升各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效果,全面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三是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服务保障作用。省政府将继续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全力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障审计工作扎实、精准、有力开展。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大局,依法审计履职尽责,常态化开展“经济体检”,治已病、防未病,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