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手机在线注册_beat365体育登陆网址_365bet提款问题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舌头透露健康秘密

        发布时间: 2023-02-06 09:54   发布人:   文章来源: 健康报

        在进行中医诊疗时,中医师常常会看患者的舌头,再综合其他方面的诊察情况,判断患者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小小的舌头竟然藏着很多健康秘密。

        中医学家曹炳章在《辨舌指南》中指出:“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一般在进行舌诊时,中医师会将观察舌质、舌苔与辨证结合,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舌是脏腑的外候”

        中医舌诊约有3000年的历史。明末及清代中叶,在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中医大家的继承和完善下,舌诊有了更大的发展,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利器”之一。

        为什么通过望舌可以诊病呢?中医认为,脏腑通过经络与舌相连,无论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都能反映于舌。在病情变化过程中,机体阴阳的盛衰、津液的存亡、气血的调和与否,均可在舌上得到体现。观察舌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故有“舌是脏腑的外候”的说法。因此,舌诊也就成为历代医家高度重视的诊病手段。

        正常舌象什么样

        舌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简称“淡红舌,薄白苔”,也被人形象地称作“桃花舌”。舌象正常说明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舌象异常要当心

        舌色、舌形、舌态、舌下络脉以及舌苔的异常,均可反映不同的身体问题。

        1.舌色

        舌头的颜色就像身体的“温度表”。如果舌的颜色浅淡,说明身体的热量不足,往往是阳虚的表现。如果舌的颜色过红,则多为实热或阴虚的表现。

        2.舌形

        舌形胖大,多由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所致,是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表现。舌体瘦小而薄,则是气血两虚或阴虚的表现。

        3.舌态

        舌态指舌体的动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称为萎软舌,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称为强硬舌,多见于热入心包、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者。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震颤舌,为肝风内动的征象。

        4.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紫色网络等,皆为血瘀的征象。

        5.舌苔

        舌苔的厚薄可反映邪气的深浅。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情发展的征象。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至舌苔干裂,提示体内津液已伤。舌面油腻,似有一层薄蜡,称为腻苔。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舌面所致。

        望舌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掌握好时间。刚吃过或喝过东西,存在染苔的现象,会影响医生观察舌苔本来的质地和状态。比如:刚喝过黑芝麻糊,舌头呈黑色;刚吃过辣的东西,舌头会变红;吃了桔子,舌头会发黄等。早上刚起来适合观察舌苔,也可在进食至少半小时后再看,可多观察几次。

        第二,注意周围环境的光线情况。望舌时,应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不要在有色的窗下进行望诊。夜间望舌时,应在强光下进行,否则不易分辨舌的颜色。学会如何望舌后,可以经常给自己和家人看一看,以便大致了解身体状况。




        返回

        健康资讯

        搜索 导航

        舌头透露健康秘密

        发布时间: 2023-02-06 09:54:5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健康报  

        在进行中医诊疗时,中医师常常会看患者的舌头,再综合其他方面的诊察情况,判断患者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小小的舌头竟然藏着很多健康秘密。

        中医学家曹炳章在《辨舌指南》中指出:“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一般在进行舌诊时,中医师会将观察舌质、舌苔与辨证结合,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舌是脏腑的外候”

        中医舌诊约有3000年的历史。明末及清代中叶,在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中医大家的继承和完善下,舌诊有了更大的发展,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利器”之一。

        为什么通过望舌可以诊病呢?中医认为,脏腑通过经络与舌相连,无论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都能反映于舌。在病情变化过程中,机体阴阳的盛衰、津液的存亡、气血的调和与否,均可在舌上得到体现。观察舌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故有“舌是脏腑的外候”的说法。因此,舌诊也就成为历代医家高度重视的诊病手段。

        正常舌象什么样

        舌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简称“淡红舌,薄白苔”,也被人形象地称作“桃花舌”。舌象正常说明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

        舌象异常要当心

        舌色、舌形、舌态、舌下络脉以及舌苔的异常,均可反映不同的身体问题。

        1.舌色

        舌头的颜色就像身体的“温度表”。如果舌的颜色浅淡,说明身体的热量不足,往往是阳虚的表现。如果舌的颜色过红,则多为实热或阴虚的表现。

        2.舌形

        舌形胖大,多由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所致,是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表现。舌体瘦小而薄,则是气血两虚或阴虚的表现。

        3.舌态

        舌态指舌体的动态。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称为萎软舌,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称为强硬舌,多见于热入心包、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者。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震颤舌,为肝风内动的征象。

        4.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紫色网络等,皆为血瘀的征象。

        5.舌苔

        舌苔的厚薄可反映邪气的深浅。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情发展的征象。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至舌苔干裂,提示体内津液已伤。舌面油腻,似有一层薄蜡,称为腻苔。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舌面所致。

        望舌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掌握好时间。刚吃过或喝过东西,存在染苔的现象,会影响医生观察舌苔本来的质地和状态。比如:刚喝过黑芝麻糊,舌头呈黑色;刚吃过辣的东西,舌头会变红;吃了桔子,舌头会发黄等。早上刚起来适合观察舌苔,也可在进食至少半小时后再看,可多观察几次。

        第二,注意周围环境的光线情况。望舌时,应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不要在有色的窗下进行望诊。夜间望舌时,应在强光下进行,否则不易分辨舌的颜色。学会如何望舌后,可以经常给自己和家人看一看,以便大致了解身体状况。


        line
        365bet手机在线注册_beat365体育登陆网址_365bet提款问题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