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政协委员苏权科:依托港珠澳大桥 打造国家级桥梁博物馆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港珠澳大桥终于建成了。在物理大桥的基础上,我们的数字大桥将于年底建成。我建议依托港珠澳大桥,打造一座国家级桥梁博物馆。”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挖掘港珠澳大桥历史文化、科技、体育、旅游价值,发挥大湾区纽带作用的提案》。

        年底基本建成数字大桥

        “今年是我本届履职的最后一年。前面4年的履职经历既忙碌又愉快,我的履职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作为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19年来,苏权科长期奋战在基建一线,深知数字化对于基础设施安全的重要性。

        去年两会期间,苏权科建议,要以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发展大湾区交通新基建。“通过三维建模和运维业务映射建成数字化大桥,让物理世界的每一个小构件,在数字世界中都有对应。”苏权科指出,数字大桥建设后,可以在虚拟的大桥上进行检测、处理、评估甚至展开维修方案,进行交通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进而保障交通设施的安全和服务水平,延长大桥寿命。

        自2018年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后,苏权科就带着团队投入到“数字大桥”的建设中。“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预计“数字大桥”将在2022年底基本建成。

        文化大桥促进融合发展

        “要管好用好大桥,为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今年,苏权科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挖掘港珠澳大桥历史文化、科技、体育、旅游价值,发挥大湾区纽带作用的提案》。他介绍,目前,国内已建有国家航空博物馆、国家铁道博物馆、国家航海博物馆等,尚未建设国家级的桥梁博物馆。各地虽零散建有几座小型桥梁展览馆,但其影响力有限。建设一座全面展示中国桥梁历史、文化、技术发展和现代建设成就,展示桥梁人精神风貌的国家级桥梁博物馆,意义重大。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完善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苏权科建议,在珠海建设“中国桥梁博物馆”及交通科技小镇,全景展示桥梁历史文化、技术发展与建设成就;通过定期举办论坛、展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赓续桥梁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增强民族自信,提升中国桥梁的世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