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看重家族,注重家风,重视家宴。
家宴,顾名思义是一家人的聚会,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欢聚。一个“宴”字,让它和家常饭区别开来,它更美味,更丰富,更隆重。无论怎样,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手法,都离不开一个“家”字,各家有各家的味道,形式未必华丽,但情意一定不缺。
儿时调皮,要母亲追着我喂饭吃。长大后,我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去外面欢聚畅饮。成家立业之后,我却越发爱上了与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光。特别是我携爱人和孩子回父母家的时候,父母用心张罗的那一桌家宴,令人垂涎欲滴。鱼肉鲜香,青菜碧绿,晶莹的花糕在水汽蒸腾中光泽盈盈。父母两鬓斑白的模样,孩子渐渐长大的身影,这一切都在清晰地提醒我自己,人到中年。
那些曾让我流连忘返的大鱼大肉的聚餐,灯红酒绿违心面具,求人办事看人眼色,那些应酬里的热闹喧嚣,到头来都是一场落寞。在我心中,再好的饭局终究抵不过一场普通而温馨的家宴。
年岁渐长,对家宴越发看重,不只是对亲情的眷顾,还有对一去不复返的岁月流年数不清的怀念和不舍。
记得多年前的中秋之夜,米家大院房子多,父亲人慷慨大气,邀请了家族里20多人去家里聚餐。叔叔做菜手艺高超,而且讲究,食材要新鲜和应季。我觉得性子不紧不慢的人做菜最好,他就是这样的人。我喜欢看他做菜,对食材的了解、运用和搭配,他仿佛有与生俱来的本领。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碌,动作有序,紧凑而沉着,看似漫不经心,也是普通的家常菜,但摆盘讲究,待你吃上一口后,简直要大呼“人间美味”!谁说做菜不是一门花心思的艺术呢?
那天窗外有月光,屋内灯火阑珊,欢声笑语,菜肴、水果、糕饼,全是家的味道。时间不语,亲人围聚,边吃边聊,闲散轻松,那一刻,你特别能体会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幸福。
一年又一年,月圆月缺,花开花谢。人生如此匆匆,眨眨眼睛,花儿谢了,苹果红了;打一下瞌睡,秋天走了,冬天到了。大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被时光推着往前走,在不同的地方打拼和生活,能团聚一起,自在地吃一顿家宴,弥足珍贵,倍感珍惜。
忻州家宴,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我想,是因为温馨的亲情能抚慰心灵。当中年如约而至,我不再是那个被宠爱的孩子,而是要担起生活的责任。我感觉已跑了好长一段路,庆幸自己还有个退的地方。回到父母身边,别提有多幸福了。
在忙碌的年龄,陪他们吃一顿家宴。饭桌上摆的都是爱吃的菜,一起聊聊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如当年。在轻松的氛围里,生活中的压力慢慢释放掉,从家宴里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心灵慰藉。
四世同堂,今年过年,我们与奶奶、父母一起吃饭,听父母亲讲当年的事,我们还聊孩子、工作,憧憬未来……我给父母倒了一小杯白酒,双手端给我最可爱可敬的人;又给奶奶的盘子里夹了她能咬动好消化的菜品,请父母先吃菜再喝酒;母亲叮嘱大家吃这个菜、那个菜;全家人互相照拂,用公筷给对方布菜,唠家常,其乐融融。
因为和睦,米氏宗族的人会经常轮流办家宴。是的,心中有爱,便不会觉得麻烦;心中有爱,便愿意一起耗费光阴。充满真情与暖意的家宴,让人更恋家,更懂得感恩,也是让家美满和睦的方式之一。
人间有味是家宴,此心安处是吾“家”。(米广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