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贵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一直以来,督查工作都是推动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快落实、真落实的重要抓手,随着行政职能的不断转变,新形势下的督查任务、地位、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抓落实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必须要树立新理念、构建新格局、采取新措施,最大限度发挥督查辅政作用,推动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树立“三转”新理念
作为党委政府抓落实的一把“利剑”,督查工作要及时转变观念、方式、职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要转变观念,督帮结合。督查不是简单的施号发令,无论是各级督查部门和督查干部,还是被督查对象,其根本目标完全一致,就是为了通过调动积极性,进而推动工作。因此要始终践行“督中有帮、督帮结合”的理念,既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敢于指出问题,让督查成果落地有声;也要考虑基层实际,多为基层服务,帮助其协调解决困难。要转变方式,精准发力。全市工作量大面广、繁琐复杂。如果要事无巨细督查,不太现实,必须有所侧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四面出击、遍地开花。因此,一方面要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正确把握着力点,集中力量抓大事、督要事、查难事,把督查贯穿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每个环节,盯着督反复督,直到督出成效。另一方面要实行分类分级督查,发挥部门作用,强化部门责任,由“单一督查”转变为“综合督查”,从“单一作战”转变为“联合行动”,不断扩大督查覆盖面。要转变职能,充分授权。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因时因事因地调整工作职能。改变过去单纯交办、催办、报告的“旧常态”运作,赋予督查部门和督查干部阅文参会、组织协调、调查通报、考核建议等职权,负责交办、催办、督办、查办等具体工作,不断拓展督查深度。
二、构建“四动”新格局
新形势下,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方式方法、指导手段都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各级督查部门和督查干部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运转有序、务实高效的督查工作新格局。
要上下齐动,做好“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安排督查事项。紧抓主线,聚焦重点、狠抓关键,充分发挥督查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对事关全市大局的重点事项督促检查、扎实推进。二是统筹制订督查“蓝本”。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细化分解督查任务,逐项落实牵头单位、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督查方式,形成督查“蓝本”和工作计划,层层压实责任。三是统筹安排督查活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业务精、底数清、情况明的优势,对一般性、专项性的督查事项,由有关职能部门独立开展。
要左右互动,实现无缝对接。一是开展联合督查。对一些政策性强、业务性强的督查事项,由督查部门和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督查,借用业务优势,增强督查实效。二是压实主体责任。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督查”的原则,盯住职能部门,强化其在牵头组织、统筹协调、跟踪督导等方面的主体责任,避免发生工作不落实、问题想上交的不良现象。三是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利用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彻底查清责任,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要多方联动,调动社会监督。督查工作要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一是加强民主监督。积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涉及民生的重大督查活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二是加强舆论监督。建立起督查事项结果公开机制,适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适度公开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对落实有力、成效显着的予以正面宣传,对推诿扯皮、落实不力的予以公开曝光,施加舆论压力。三是加强群众监督。通过“12345”热线,收集群众反映强烈、集中的热点问题,借助“13710”等信息技术平台,在线办理、在线监督,实现快办、快查、快反馈,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
要领导推动,借助权威力量。领导重视是督查工作的基础,没有领导支持督查工作就没有权威。怎样借助权威力量?一方面要加强“跑”的工作。领导有“令”坚决去办,做到遵“令”而行、依“令”而督。正确领会、主动汇报,让领导对督查事项多了解、多批示、多提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大“请”的力度。主动邀请领导调研指导,对重大事项,由领导亲自挂帅,专班推进,直接参与实地督查。既可提高督查权威,也便于领导直接解决问题。
三、采取提效新措施
要善抓大事,当好“处理器”。始终把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决策的贯彻落实作为工作中心,不断拓宽督查视野。要吃透“上下情”,有针对性的确定重点任务,拿出切实可行的督查方案,明确督查目标、重点和措施,破解各项工作难题。要坚持“督”“研”结合,把日常调研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第一时间把各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的意见建议、基层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收集上来,归纳汇总,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形成有内容、有价值、有份量的督查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客观依据。
要敢抓难事,当好“助推器”。党委政府既然把“尚方宝剑”交给督查部门,我们就要敢于“亮剑”“较真”,真正把责任担好、把权力用好。对那些重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难以解决容易反复回潮的事项、决策部署落实中遇到的矛盾等深层次问题,要敢督、敢查、敢碰硬,找准关键点,打通关节点,盯牢不放,一督到底。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紧紧咬住不放,一个一个难题去解决,一项一项工作去推进,坚决做到问题不发现不放手、问题不整改不收兵,真正发挥督查“利器”作用。
要勤抓急事,当好“加速器”。什么是急事?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急事,全市热点焦点问题是急事,政治敏感性强的问题是急事。督查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按照“马上办、抓落实”的要求,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快办,雷厉风行,迅速行动,做到件件落实快、件件回音快。在督查工作中,要注意过程中的时间节点,按规定时限反馈情况,对比较复杂、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规定时限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报告进展情况,并说明原因,不压、不拖、不误,做到件件有着落,实现督查工作期到事成。
要真抓实事,当好“监视器”。督查不是找茬,反馈不是告状,而是要不断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因此,在督查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对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甄别和整理,报告情况客观全面,不夸大、不缩小,既要报喜、更要报忧。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摸清实情,直奔主题,按照“哪些没落实、为何不落实、怎样能落实、由谁去落实”的思路建立动态督查台账,将工作计划分解到月,重要节点细化到周,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敢于动真碰硬、加强督促整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督查部门和督查干部承担着党委政府抓执行、抓推进、抓落实的重要职责,处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各方的重要位置,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新变化对督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提升督查理念和方式方法,始终督在关键点、查到要害处,确保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落地。